)
来源:哔哩哔哩
在美国加州的这家废品收购站里推了许多还未开封的电器产品。与这家废品收购站一样,很多人家里可能也存有一些还未开封的商品,无论是未开封的电器还是未剪吊牌的衣服,这些其实都是被消费主义洗脑的我们所做出的一些不理性消费的产物。但是,到底为什么我们会想要“买买买”?是我们自身的欲望所导致的吗?本期跟大家分享的纪录片就跟大家揭示了无节制消费主义的元凶:
【资料图】
计划报废
当今消费主义的核心就是新产品不断被淘汰,商品的不断淘汰支撑着整个经济。就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制造商提出一种理念并成为了当今消费经济的基础:人为地缩短产品的使用寿命,也被称为“计划报废”,即故意设计容易损坏的产品。
也许你会问:“为什么消费者会接受这种寿命被人为缩短的商品?”因为商家不仅通过“计划报废”缩短物品使用寿命,还通过将持续消费的观念植入人们的心中。
在冷战时期,时任通用汽车公司总裁阿尔佛雷德·P·斯隆,他将淘汰的心理植入消费者心中,他的这种理论被通用汽车公司称为:“有序制造不满情绪”。
斯隆让消费者忘记了什么才是重要的,让汽车的颜色和尾翼而非汽车的引擎和可靠性,成为了人们购买汽车的主要理由。斯隆重新定义了商品淘汰,因为在此之前的“计划报废”,是人为地对商品进行改造;但斯隆在消费者心中植入了淘汰观念,让消费者主动选择购买新商品。
科技进步
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信用卡业务面向大众,人们可以通过“先使用未来的钱”购买自己想要的商品,消费变得更加容易、便捷。同时,迈克·里德尔发明了一项电脑程序CAD,这项程序能使设计者使用计算机改变商品的外形,能够铸模、为商品塑形,在降低成本的同时能设计出更多种类的商品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而在CAD出现之前,所有产品都装在相似的容器里,因为制造不同类型的产品外观会将产品的成本抬高。
随着科技的进步,产品的设计与制作成本不断下降,商品的生产效率也不断提高,于是商家便能为市场提供不同类型的产品,不断满足消费者的各种需求。经济学家认为:“新产品变得越来越重要,流行周期开始变短,即便那个商品仍然具有使用价值,但因为它过时了,它就丧失了价值,因为新产品已经问世。”
人们开始大量购买商品,从而造就了一次性文化、一次性消费主义。据统计,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到二十一世纪,平均每个美国人购买的衣服数量从平均每年34件上升到67件,增长了一倍,即每人平均4.5天购买一件新衣服。
而移动设备的出现,也使得商品的淘汰达到了峰值。读到这里的你,可以回想一下自己上次买新手机是什么时候(小编最近也告别了使用了四年的旧手机,换了一台新手机)。
利用“心理战术
为什么会出现无节制的消费?想要出现无节制的消费,就需要“屏蔽”掉消费者的理智。商家通过“心理战术”,把恐惧植入人们心中,给大众制造一种焦虑,然后为人们提供解决对策,这样就能让大众购买自己的商品。就比如李施德林漱口水通过放大日常生活中的“口臭”问题,以一个长相十分出众却因为口臭问题嫁不出去的女士作为广告内容,告诉人们口臭是非常严重的问题,在人们心中创造“不能有口臭”的焦虑心理,最终创造出一个原本不存在的漱口水市场。
看到这里是不是觉得“茅塞顿开”?小编在看纪录片之前认为无节制消费与人的欲望不断膨胀得不到控制有关,是个人的原因。但通过这部纪录片,小编发现,原来商家是通过各种方式,将“买买买”的想法根植于人们心中,从而使得消费者不断地购买他们的商品。
与其控诉商家的“卑劣”,小编更希望的是,大家通过不断地学习,接触并了解不同领域的一些知识,用知识去武装自己。就像看这部纪录片一样,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去了解无节制消费背后的原因,在下一次的6.18、双十一的时候,能认真地审视自己的消费行为,认真思考那件商品是否是自己真正需要的,而非只是为了凑单而随便买。如果仅仅为了凑单而不是真正需要的商品,买回来之后很大概率会被闲置,沦为和上面提到的废品收购站里那些还未开封的电器产品一样的命运。
因此,小编在平时的生活中只会购买真正需要的商品,不会为了凑运费而购买不必要的物品,给自己的生活徒增压力。
最后,希望大家都能用知识武装自己,识破商家营造的“消费陷阱”,让自己的金钱与精力都放在真正重要的事物上面。
本期资料来源
纪录片《无节制消费的元凶》
往期推荐
1.讯问犯人,拷问人性——推荐日剧《紧急审讯室》
2.收纳女王来我家——推荐节目《麻理惠的整理秘诀》
3.扔掉过去,拥抱未来——推荐日剧《扔掉吧,安达小姐》
4.中国式美丽乡村是什么样的?——推荐综艺《山水间的家》
5.离开大城市,在乡村里疗愈自我——电影推荐《阿弥陀堂讯息》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小编自主运营的微信公众号: